Friday, October 20, 2006

01-1.新生國小家長生態教育志工培訓(一)了解ˋ對話與整理.

新生國小家長生態教育志工培訓(一)
了解ˋ對話與整理. 記錄辜麗環
時間:2002.04.15. 09:00 ~ 12:00
出席者:周芳美、郭水泉、朱朝暉、韋月珠、賴鳳珠、吳昭吟、辜麗環
地點:二樓輔導室諮商教室
主持:老鷹
過程:
一、個別自我介紹
1.自然名; 2. 參加課程動機; 3. 成長過程與大自然接觸的經驗
周芳美:台灣藍鵲;與孩子共同成長並致力於兒童生態教育;與大自然接觸經驗少
郭水泉:台灣欒樹;因為孩子來參與生態課程,希望能更認識大自然,進而幫助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經驗很少
朱朝暉:毛毛蟲;自己需要成長;自小埋首於升學考試幾乎沒有大自然經驗
韋月珠:
賴鳳珠:落山風;需要有系統的瞭解大自然;小時候生長在鄉間與大自然的互動非常頻繁
吳昭吟:台灣水牛;自己需要再充實自然知識,與孩子一起成長;
辜麗環:山;自己很喜歡自然,不為其他;小時候生長在鄉間與大自然的互動非常頻繁

二、小組交叉對話ˋ整理
1.兒時自然經驗:2~3人一組,將個別成員兒時與大自然接觸的經驗共同歸納出下列兩點:
1)都市長大的小孩與大自然的接觸少,對大自然的知識從課本中得知。
2)鄉下長大的孩子與田野生物互動的經驗豐富,懂得在大自然環境中找樂趣。閱讀機會少,自然知識在田野中自然建立;在大自然較易融入情境。

2.你認為現在孩子的自然體驗與我們小時候有何不同?(打散原先的2~3人一組再交叉討論)
現在 --以前
與大人同行才能成行 --隨時接觸
小孩要求、大人追隨 --自然發生
特別製造機會才能親近自然-隨處可得
家長有目的性的教育 -----父母干預少
有距離的接觸 -----孩子適應良好
現成的玩具 ---自然材料製作玩具

3.學校對孩子的意義:小組討論
1)學校的自然環境教育教孩子如何生活、面對自然、生活的態度方法以及目的;自然若沒有與孩子的生活經驗連結,則無意義。
2)新生國小的自然在那裏?樹種多樣,人工化、多樣性、系統化;大安森林公園、校內樹下、草叢堆、圍牆邊邊……
3)自然的定義:就是自然的思想,有生命的地方,沒有人為的操作與干預。


4.何謂自然教育:兩組討論後合併
引導被教育者去瞭解自然的美與可貴
1)體驗自然的形成、多樣與豐富性。
2)累積自然的知識-系統性與學理
3)實踐自然的保育-尊重、關愛與行動

5.對組織的期待: 兩組討論後合併.
1)與團體一起互動分享、一起野外遊玩
2)與孩子一起成長
3)共同話題是自然生態
4)自然知識的建議與累積
5)兼具知性與感性的自然經驗
6)有目的性和興趣的課程安排

三、今天互動之後的發現:小組分享後對全體.
1.大人小時候容易與自然結合並一同成長,但現在的孩子沒有大自然也可以成長。
2.從經驗中去檢視自己,瞭解自己的成長過程,對照孩子的成長過程,思考現在自然生態教育有哪些不足?
3.從兒時經驗一路抽絲剝繭,從微觀到宏觀,確定成員的真正想法與需求,並試圖找出問題的核心-生態志工隊的未來目標。
4.一個團體的形成,核心幹部的角色分配很重要,每一個成員各司其職,共同為確定目標去尋找方法。

四ˋ會後會.12:00-13:00.2人.討論推廣課程與志工培訓的區隔.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