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1, 2007

05.2007年台南荒野冬季兒童營工作準備營
時間:2007.01.06-07。
地點台南縣濱海生態遊憩區(七股、雙春、北門鹽田、、)。
人數7-19人。(實際工作人員加協助開車、陪伴的家人及小孩、以及進進出出的夥伴)
策劃ˋ執行ˋ紀錄:老鷹。
勘查2007.01.04下午由小草及黑琵帶領老鷹。
營隊目地凝聚團體、達成兒童營活動共識。


<大綱>
請由標題字感受活動內涵:
遇(預ˋ育)見>看(瞰ˋ勘)見>想(享ˋ饗)見>實踐(見ˋ建)
一、遇(預ˋ育)見啟動與觸發
暖身以活動方式對伙伴、台南、這兩天、兒童營的大略印像及想法蒐集。
二、看(瞰ˋ勘)見經驗與覺察
輔活動(一):分3種角色去旅行實際勘查、體驗兒童營可能的場地、內容及午餐地點
三、想(享ˋ饗)見整理與對話
輔活動(二):以趣味活動及姿體創做方式整理、分享旅行見聞及初步討論兒童營主題、感覺、大綱、地點。
四、實踐(見ˋ建)勘察與演練
主活動重新勘查新地點並隨機進行帶領演練。
五、總回饋ˋ分享
回饋與分享分3組設計帶領總回饋與分享。

流程紀錄
一、遇(預ˋ育)見啟動與觸發
暖身對伙伴、台南、這兩天、兒童營的大略印像及想法蒐集。
1.熱身活動
分兩路共6車到佳里中正公園會合,說明這個營隊是要做兒童營準備,所以自己先來玩一玩。由於寒流來襲天冷,先請大家分成兩組:有兒童營或解說訓練經驗的、無兒童營或解說訓練經驗的。各自設計5分鐘熱身活帶大家動一動。
  a組:有兒童營或解說訓練經驗的帶”松鼠搬家”遊戲。
  b組:無兒童營或解說訓練經驗的帶”勾手勾腳遊戲”。真的熱起來了。

2.老鷹帶”遇見一位朋友”(如附錄):
  (1).每人一張”遇見一位朋友”,照指示互相訪問。
  (2).圍大圈逐一指伙伴問大家有訪問他的請舉手、他的名字是?
  (3).4人一組分享訪問到的1、2、3題答案。全體一起喊答案,共通的蠻多的,請不同答案的分享。
  (4).組內1-4報數,重組後分享4、6、7題答案。全體一起喊答案,共通的蠻多的,請不同答案的分享。

3.分3組3種角色思考要去哪裡旅行
 2車併成一車成3組,各給一個角色(不讓他組知道)做接下來的活動:
a.荒野解說員 b.家福社工 c.家福兒童(小孩子集中在此組)。
(1).發台南濱海生態遊憩地圖,個人圈選5個想去的點。
(2).小組分享後再圈出共同的3個點。
(3).各組排行程順序,約好下午14:45在雙春海濱遊憩區門口會合。

二、看(瞰ˋ勘)見:經驗與覺察
輔活動(一):分3種角色去旅行實際勘查、體驗兒童營可能的場地、內容及午餐地點、形式。
(一)旅行中的勘查與發現
分3組3種角色去旅行-實際勘查、體驗兒童營可能的場地、內容及午餐地點。

(二)雙春海濱遊憩區體驗
1.拾荒
(1).下午14:45在雙春海濱遊憩區門口會合後隨意成4人一組,各再成2組分別拿A、B兩種拾荒表(如附錄),依表說明各圈8個題目,A或B同組二人可以討論,但最後寫自己要的答案。20分鐘探索雙春海濱遊憩區兩邊濕地木棧道。
  (2).不同組4人(A、B題組各2人)成新的一組,組內各人分享4題。
  (3).各組再由A、B題組各選一題問大家(此時請大家脫鞋站木麻黃落葉上分享)

2.靜默聆聽
閉眼躺木麻黃落葉或附近木棧道、石椅上休息、聆聽自然的聲音

3.海濱體驗
  (1).全體排一排,一手搭前者的肩,閉眼赤腳走至海邊(不同路面),背向風蹲下,等一陣強風來時再張眼看!!---沙灘沙漠景觀---沙丘、強風、
  (2).自由探索走沙灘:

  
(晚餐:到雙春小學用火鍋,一起準備,然後各自找伴小組吃喝談天說地)

三、想(享ˋ饗)見整理與對話
輔活動(二):以趣味活動及姿體創作方式整理旅行見聞及初步討論兒童營主題、感覺、大綱、地點。
(一)整理
1.我畫你猜-與今日主題有關
 分3組輪流各派1人至前方,老鷹給題目,該員只能用畫的讓組員猜答案。題目與今日主題有關如:
等車、海浪、鹽山、白鷺鷥、兒童、火鍋、寒流、風沙、鹽田、望遠鏡、赤腳、旅行、解說員、荒野、快樂

2.靜止畫面呈現旅行中深刻的體驗畫面
如:閉眼走不同路面再睜眼看到風沙、沙丘

3.用身體造型以靜止畫面呈現旅行中看過深刻的一種動物
如:蜈蚣(南鯤身廟)

4.用身體造型以靜止畫面呈現旅行中好吃的食物:
如:花枝串

(二)要放什麼到兒童營裡?
1.從旅行帶回什麼?
重新分組,各人寫,組內分享後傳給下一組猜分別是誰寫的。

2.要放什麼到兒童營裡(地點及活動)?
一組派一人寫下組員想法(兒童組只想玩的游遊戲)。各人再說明想法讓他人猜他是哪一種角色(社工或解說員或兒童)。
A組.
地點:
中山公園 黑琵保育中心 雙春公園 雙春海邊 雙春國小 保育中心
活動:
暖身 黑琵DIY 赤腳躺木麻黃 沙漠探險 回顧整理活動 賞鳥看影片

B組.
黑琵-鹽山-王爺-雙春
暖身-感官體驗-比手畫腳(我畫你猜)-賞鳥-參觀-

3.依三種角色覺得兒童營的”主題”及”感覺”是什麼?
回上午三種角色分組,依三種角色分別寫下希望兒童營有的”主題”及”感覺”。

解說員組:
主題---感官體驗.生態探險.溼地之旅.生態遊戲.
感覺---被愛.感官體驗.好玩.驚奇.信任.

社工組:
主題----關懷
感覺-----快樂-獲得重視

兒童組:
主題----玩遊戲
感覺-----好玩-快樂

(三)互相按摩休息一下:
由於有2人要先離開,明天再進來,請大家先分2組幫她们按摩(採趴姿),她们離開後大家再互相輪流按摩

(四)兒童營大綱討論
1.剩下的人一起依”要放什麼到兒童營裡”收集到的想法討論兒童營各大段落的主題及地點(分上午、下午、晚上)。
2.洗澡後討論行政分工。

(夜宿雙春國小宿舍)

四、實踐(見ˋ建):勘察與演練
主活動重新勘查新地點並隨機進行帶領演練。
由於昨晚討論的活動地點有些還未去勘查,所以今日須要再跑一次勘查。
(一)雙春撿貝殼:
勘查並撿拾可用來做自然創作的文蛤殼。

(二)北門"錢來也"及"管理處"探索及分享:
老鷹先帶”錢來也”:
(1)20分鐘自由探索。
(2)依車分成3組分享3個特別發現。
(3)各車提出別組會發現到的以及不會發現到的。


2.到管理處,老鷹先問:此處第一個印象吸引你的是什麼?
接著給大家15分鐘看看與方才的地方有何不同?
交給兒童營召集人接該如何進行分享—
分成兩大組,互提問:
此地有哪些疑問處?另一組回答後再派員問管理員正確答案。

3.回”錢來也”拍團體照(此處是荒野台南分會長幫忙重新規畫的)。

(三)井仔角鹽田體驗帶領及分享:
到達目地前發現田中有大群鷺鷥,車緩緩駛過讓三車人皆可觀賞到。
第二車帶領井仔角鹽田體驗及分享:
由於到達時剛好有其他團體事先請風景區解說員解說,就順勢跟著聽及
體驗堆鹽的過成。分享:
1. 主持人依方才解說員說過的內容提問,自由搶答。
2. 有帶鹽回去的請說說帶鹽回去可以做什麼?
3. 此地還可以做什麼活動?

(四)潟湖觀察帶領及討論
第三車成員先去看潟湖並思考要帶什麼活動?15分鐘再請大家走過去
1. 腦力激盪:退潮後看到一個特別的裝置是做什麼用的?(主持人已問過當地人答案—懸掛式牡礪掉下的個體堆在泥灘地繼續養,由於會漲潮看不到,所以以竹甘插在四週做記號)
2. 路上還發現了什麼?

(品嚐預定兒童營用午餐的餐廳)

(五)回集合地(中山公園)由小朋友帶公園遊戲:
換成小孩子帶—運用公園環境帶兩個活動:
1.照相機遊戲—用畫或說的呈現拍到的畫面。
2. 是非題抓人遊戲。
題目如:
這個公園是為了紀念國父?
這個地方屬於台南縣佳里鄉?


(六)再統整兒童營流程大綱及分配負責分組:
1. 讓小孩子去玩,工作人員分四組(2人一組)調整兒童營大段落地點及主要活動,再兩組兩組合併,整理想法。兩大組交換結果,發現:兩大組規畫的地點及主要活動完全一樣(大家興奮又覺得不可思議、覺得好有共識)。

2. 分成三組逐一腦力激盪、蒐集各段落活動內容,將各段落蒐集到的想法各放一堆,依事先分好的隊輔組加上召集人(營長)各自認養一個段落,共五個段落。大功告成!!!!

五、總回饋ˋ分享:
回饋與分享分3組練習設計及帶領總回饋與分享。
1.分3組設計總回饋與分享方式,討論後,老鷹先帶:
2.分3組分別寫--
 a.5個最:
 b.5個ㄒ一ㄣ:(她们寫出心、新、欣、鑫、馨)
 c.一-十選5個:

之後再造詞:與這兩天有關的過程或感受。
結果如
:”十”分好玩、”新”的體驗、

3.分組帶總回饋與分享小朋友剛好回來一起參加。
(1組).主持人請大家圍大圈,一人一句分享這兩天見聞或感想。
(2組).(想要編營歌舞帶大家跳卻無法完成。)
(3組).一起唱營歌並感謝這兩天的帶領人—拋人。
(4) .老鷹說要感謝小朋友一起參與提供我们不同的角度、想法,請大人排兩排面對面握手睕,請小朋有輪流躺上去,大人再一一將他傳到另一頭放下。

老鷹:祝福兒童營成功!!!!

附錄: 遇見一位朋友 (一題訪問一人,每題不同人)
1.提到台南你想到什麼?
姓名: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覺得能代表台南的”景點”在哪?
姓名: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覺得能代表台南的”美食”是什麼?
姓名: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建議外地人到台南一定要”體驗”的是什麼?
姓名: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這兩天(或一天)想”要”什麼?
姓名: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覺的得”旅行”要美好、快樂,關鍵在哪?
姓名: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希望兒童營裡有什麼一定不可缺的?
姓名: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己出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拾荒表
拾荒表A   請左右各任選4個後再一起尋找、討論、寫下
1. 調皮………………2. 新生………………
3. 等待………………4. 長老………………
5. 力量………………6. 深沉的思考………………
7. 蛻變………………8. 永恆不變的………………
9. 和諧………………10.一直在變的………………
11.愛……………… 12.無用的………………
13.寧靜………………14.孤獨的………………
15.對話………………16.“家” ………………
17.凝視………………18.秩序………………


拾荒表B  兩人請左右各任選4個後再一起尋找、討論、寫下
1. 最多或最少的…………2. 貢獻最大的………………
3. 最脆弱的………………4. 不是動物可是會動………………
5. 長老……………… 6. 孤獨的………………
7. 一個微笑的……………8. 年輕的………………
9. 一直在動的..................10.永恆不變的………………
11.有智慧的………………12.寶貝的袋子………………
13.是動物卻很少動…………14.快樂的………………
15.與童年有關的……………16.與自己有關的………………
17.無用的……………… 18.不屬於這裡的………………
19.歲月的痕跡……………20.愛的對話………………

Monday, October 30, 2006

04-2.朝陽科大視傳系學會2003年成長營籌備會

朝陽科大視傳系學會2003年成長營籌備會
----檢視與準備
時間:2003.07.08.16:00-15:40.
地點:視傳系教室.參加人數:幹部8人.
帶領及紀錄:老鷹.
紀錄內容包含:

主題ˋ分組依據ˋ活動方式ˋ互動精神ˋ活動性質ˋ團體動力ˋ老鷹的觀察ˋ想法.

前言:
老鷹事先經由指導老師及會長了解系會運作狀況,並於會前問過成長營召集人今日打算進行到何種階段.由於等人,原定開始的時間延後約半小時.老鷹也在此時觀察到來開會成員的表情ˋ身體語言ˋ人之間的互動狀態是楚於低氣壓的,決定以現在的身心狀態察覺做開始(做事前先照顧好自己及夥伴),以彼此互動ˋ了解作主軸.

引導及流程
一ˋ暖身:察覺自己及團體的現況ˋ形成團體.
  先說明老鷹今日出現的原因後,說明希望今天能帶給大家在遊戲中完成事情的經驗.
1.察覺自己
a.請每個人用一個線條代表自己現在的身心狀態.

b.畫好後找與自己線條類似的夥伴成二人一組,彼此依對方的線條先猜對方現在的身心狀態,再互相分享.
c.然後問有無猜對對方狀態的,接著請小組輪流互相介紹夥伴的狀態與大家分享.(聽與複述的練習)


2.察覺團體
a.請每個人用一個顏色代表這個團體內在的狀態,
b.找與自己顏色類似的夥伴成二人一組,接著問:方才兩次找到不同的伴,又何發現?(練習從過程中察覺到什麼)有人回:與不同的人都可找到共通處.
c.然後請二人互相分享後派一人對全體分享.各組確定代表人選後,再問:
 你們如何決定代表人,各組輪流說明後再追問:一開始到現在,用了哪些互動方式?小組整理後對全體分享?(一組一次只說一個輪流說,避免一組說了全部後,其他組內容相同就沒得說了)
 老鷹提醒大家可注意如何帶討論ˋ分享,大家之後的籌備及實際帶學弟妹成長營時可參考.
d.接著,各組輪流分享顏色代表的團體內在:
灰色:低氣壓.
橘色:不上不下.
藍色:憂鬱.
黑色與白色:
--代表很多色彩,混合後可能成灰色,但也可能成為另一種未知的顏色.
咖啡色:沉(可能是穩或不活潑),很多點ˋ斑.
紫色:不熟悉ˋ不安定ˋ不信任,但紫色卻同時是優ˋ表現性ˋ好的.
藍與白:是志願ˋ想要做卻不知如何做,是陽光的卻又是憂鬱又是怕,想朝向正向的.
  
由顏色的選擇及詮釋可看出即使是只有8個人,對團體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雖有擔心但仍抱著希望.

二ˋ輔活動:互動與了解ˋ凝聚團體.
1.尋找共識
a.依方才對團體的察覺,你覺得在討論成長營事務ˋ活動前,這群人應先做什麼?
 b.寫好後,請找仍未在一組互動過的夥伴成2人一組,分享後找出2人的共通點.
 c.接著,二組合併成4人小組,再找出共通點後對全體分享.
    (.共識ˋ成長ˋˋˋ.
     .一起接受ˋ相信可以成功ˋˋˋˋ.)
 d.2大組分享後,問:聽到什麼關鍵字?
    (投入ˋ相信ˋ目標ˋ共識)

2.排先後順序:
 a.個人依四個關鍵字排先後順序.
 b.4人小組再一起排出彼此都接受的順序,2大組的結果如下:
     相信→共識→目標→投入
     目標與共識→相信→投入
 徵詢有無需休息?有.請大家休息5分鐘,同時間請大家思考:
成長營對學弟妹及自己的意義.
 問未離開去洗手間的人:從老鷹的帶領中發現到什麼?
 (不同的方式ˋ不斷與不同人互動ˋ人有在移動ˋ人是動物須在動的狀態才不至於沉悶,與不同人分享互動可看到更多角度的想法.)

三ˋ主活動:聚焦ˋ解決問題.
1.重新配對,依然是找未一起的人2人一組,先互猜對方認為成長營對學弟妹的意義.分享後整理綜合.
2.2小組合併綜合後對全體分享.(請召集人紀錄,見附錄)
3.回憶去年被帶成長營時,有哪些活動符合上述意義?想到就說,幫助大家想起.(請召集人紀錄,見附錄)

四ˋ沉澱與回饋
1.4人一組將各人成長營對自己的意義寫在一張紙上.兩大組互猜四個意義分別是誰的.(不容易猜對,表示彼此了解度不夠)

2.對未來的籌備有何要先彼此提醒的?自由發言.(請召集人紀錄,見附錄)

3.老鷹給一些建議:
a.先依方才的意義先訂總目標→再訂分段目標(以上午ˋ下午ˋ晚上區隔)→再排活動→流程細節(及工作分配).
b.營隊召急人ˋ營長由不同人擔任以分擔責任及壓力.
c.每次籌備會主持人可依議題輪換,保持新鮮感及不同帶領風格.時間控制需嚴謹,避免疲憊.
d.05.22.晚上, 全體工作人員進駐,老鷹會帶大家做最後的身心準備.
e.每次籌備會後學習彼此回饋.

4.示範ˋ練習對今日彼此的互動ˋ了解作回饋:
a.回到一開始的線條2人組,看看對方現在與一開始有何不同?分享.
 (老鷹觀察到團體比一開始有較多的笑容ˋ較清晰及清楚的表情)
b.請大家看看全體現在的狀況,再回到顏色2人組,分享對團體觀感的顏色是否改變.再對全體分享:
 
變紅了ˋ明亮些ˋ較不灰沉ˋ看到對方以前沒注意到的ˋ看到不同也看到希望ˋˋˋ

04-1.朝陽視傳系學會幹部訓練營籌備會大綱

朝陽視傳系學會幹部訓練營籌備會大綱
日期:2001年4月20日13:30-20:30及22日08:40-17:30.
地點:視傳系3F.
人員:老鷹、萊子、心新、肥肉、骨頭、麥克、麥可、大俠、小飛俠、果凍、蒟蒻、

孫、、、、
主持:老鷹、小飛俠、學生輪流。
流程大綱記錄:老鷹。


會議流程大綱:
第一天:
一ˋ開場、暖身:
二ˋ整理與察覺、輔活動:
三ˋ訂定營隊目標、主活動:
四ˋ沈澱與回饋:

第二天:
一ˋ暖身:照顧與察覺。
二ˋ輔活動-形成團體:回顧上次及尋找合作對象並重新命名。
三ˋ主活動-實務操作:合作討論與互相回饋。
A.2人討論、回饋:
B.全體討論、輪流帶領及回饋:
四、沈澱與回饋:

會議流程:
第一天
:4月20日13:30-20:30(考慮到未來應由該系老師自行帶領類似籌備會,會前,老鷹間劉老師要不要嚐試當主持人,劉老師同意後,老鷹引導劉老師思考:你準備如何帶?)
一、 開場、暖身:13:50-16:15(劉棠思老師帶領)
(一). 暖身:13:50-14:10
1. 劉棠思老師由自己的心境(會前臨時被指派主持)開始,介紹在場的另兩位老師。
2. 帶領大家做身體放鬆(關結轉動、跪爬前進後退及左右繞圈) 。

(二). 喚醒經驗、回到過去:14:10-14:50
1. 問大家今天為何來?點名發言。
2. 問實際在學會一年來的經驗:甘苦或深刻的經驗,點名發言。
3. 因有人提到活動營,就問:為何不想再來?點名發言。
4. 學生不自覺又談回學會狀況。(學會有很多問題)

(三). 對焦:14:50-15:30
1. 問:這麼多問題,有可能如何改善?點名發言。
2. 問:如何增加凝聚、向心力?

(四). 檢視與展望:15:30-16:15
問:還有沒有未完成的理想?
(休息、吃晚餐)

二、 整理與察覺、輔活動:16:45-17:45(老鷹帶領)
1. 3人一組討論:下午這段回憶分享與即將要進行的”活動營”有何關聯?5分鐘後派一人對全體分享。

2. 換人再組成3人小組討論:下午這段回憶分享與”這群人”即將要合作策劃執行活動營有何關聯?5分鐘後派一人對全體分享。

3. 換人再組成3人小組討論:下午的主持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具體行為讓你那樣覺得?5分鐘後派一人對全體分享。

4.換人再組成3人小組討論:下午回憶分享過程為何要依那種程序進行?5分鐘後派一人對全體分享。

5.問方才1-4這部份在做什麼?為什麼要做這部份?5分鐘後派一人對全體分享。

三、訂定營隊目標、主活動:18:00-20:05(劉老師帶領)
1. 什麼團體氣氛會讓人願意參與、即使犧牲課業都願意投入?

2. 活動營的目標是什麼?(原來是問定位,但大家不了解什麼是定位,就直接問目標) 分3組討論再寫在黑板:
A組:(1) 關心、耐心、去心結。(2) 擁抱的感覺。(3) 個人和團體的關係。(4) 回顧、整理、檢查、回饋。
B組:(1) 感情交流。(2) 經驗傳承。(3) 面對現實。(4) 了解每個人的角色。(5) 解放自我。
C組:(1) 聚在一起,經驗好的感受。(2) 促進向心力。(3) 如何互相關心。(4) 引發對系學會的認同感(氣氛營造) 。(5) 給一個學習的過程。

3. 大家一起整合成五類目標,分五組各選一類將之用一句話呈現:
a. 增加包容、關心彼此的能力,進而凝結默契及向心力。
b. 了解個人在團體中的職位,建立互動關係。
c. 籍由分組討論進行思考、回顧、整理、檢查、回饋的學習。
d. 經驗傳承。
e. 面對現實、忍耐。
4. 分組排二天之各段落目標,整合如下表:

------第一天---第二天
上 午---abe-------d
下 午----ab-----dec
晚 上----ce

四、 沈澱與回饋:20:05-20:30
問:今天從上午至現在,自己有何改變?
一起累積、回饋。疑惑。迷惑。喜悅。擔心。堅定。思考及行為由散到聚集。
最後,自由表達、感謝、擁抱成員。

第二天:4月22日08:40-17:30(07:45-08:30:劉、沈行前討論:一起腦力激盪,由劉老師整理排序,再決定每一段的帶領人。)
一、暖身:照顧與察覺。08:40-老鷹帶領。
1. 說早安,今天我們仍將以活動方式繼續策劃活動營,請先看看伙伴,覺得誰需要你的照顧?看對眼就2人一組,面對面坐,請用眼眼看對方,對方哪裏需要照顧?

2. 2人猜拳,輸的先為對方按摩5分鐘再交換。

3. 2人分享被照顧及照顧人的感覺、哪裏真正被照顧到?小組派一人對全體分享。(此時,有一成員加入,請他先觀察。)

4. (1) 問:從方才1-3的過程發現到什麼?自由分享。
(2) 請方才加入的成員說說他覺得我們方才這段時間在做什麼?
(3) 你喜歡照顧人還是被照顧?自由分享。(引伸到未來要帶團體的各種狀況)
:根據一些現象察覺對方的需要→交流溝通→提昇更貼近的照顧。
團體中有人喜歡照顧人,有人喜歡被照顧 ,帶領人如何滿足不同人的需要?

二、輔活動-形成團體:回顧上次及尋找合作對象並重新命名。-11:30老鷹帶領
1. 問:你要如何照顧今天加入的雪如,各人自由向雪如分享前天的經驗。

2. 請用一句話形容前天的歷程。輪流唸,請注意聽誰的形容詞與你的較相近?

3.
(1) 找形容詞相近的伙伴2人一組分享。
(2) 找形容詞較不同的伙伴2人一組分享。
(3) 再找形容詞不同的伙伴2人一組分享。(此時有成員加入,請她先看我們在做什麼?)

4.
(1) 問:由方才1-3的過程發現到什麼?自由分享。
(2) 問:方才1-3三段與未來要當隊輔有何聯想?自由分享。
(3) 照顧中途新加入的成員,請她話:妳現在看到的這群人與之前所認識的他們有何不同?他們可能經過什麼過程? 等她分享完後,換由大家自由”照顧”她。
(4) 經由前天及今天的歷程,請慎重找一個對象成為2人小組,你們接著要一起合作、策劃、帶領、甚至當隊輔。
a. 配對後,2人先分享當下的感覺(從聽到指令、找人到配成對) 。再與大家分享。
b. 2人分享為何找對方?再對全體分享。
c. 2人分享彼此的共同點及相異點。對全體分享。
d.
(a)根據以上的分享、察覺,請為自己這2人家庭依特質命名。(先不說出)
(b)2人再為彼此依特質及家庭名重新命名,然後將家庭及2人命名寫在黑板上:
家庭命名--凹凸結 心--------H2OYa---------厚道----------巧妙----------Body Body
成員命名--果凍ˋ蒟蒻---大俠ˋ小飛俠--麥克ˋ麥可--萊子ˋ心新--肥肉(台語)ˋ骨頭(台語)
(c)大家一起猜誰是誰,為什麼?
(d)依自己家庭命名編個動作,一起輪流做一遍各家的動作做為今天上午的結束。
各家庭於11:30-12:30間除了午餐還要在前天已確定的營隊五段活動中選一段設計活動大綱。

三、主活動-實務操作:合作討論與互相回饋。
A. 2人討論與回饋:12:30-15:20。小飛俠(劉老師帶領)
1. 給各組再10分鐘討論活動大綱。
2. 分組輪流報告,每組報告後其他組給回饋--欣賞、喜歡的部分。
3. 再提建議或搭便車提構想,但不討論,交由原設計組參考、決定。
4. 討論二段後,由學生輪流練習主持另二段之報告、回饋及建議。這之間有成員中途加入,主持人皆已會用上午老師示範的方式幫助他們進入團體,伙伴也當下為主持人的精彩處理歡呼。
成員再一起輪流給二位帶領主持的伙伴回饋。

B. 全體討論、輪流帶領及回饋:15:20-17:20。
1. 老鷹拋了兩個作業給全體成員,請他們在90分鐘內自己主持討論、訂出:
(1)5月5日活動營前還有哪些事要做?
(2)職務分工。
(3)並訂出這段時間內的工作進度表。老鷹及劉老師在旁觀察。
2. 三位學生自動適時輪流出來主持,老鷹每隔10分鐘在黑板上註明所剩時間,在最後20分鐘時再額外寫:包括給主持人及互相回饋。最後10分鐘,他們互相回饋。
3. 老鷹問:如果再來一次,方才的過程要怎麼做會更好?自由分享。
4.老鷹帶大家檢查實際完成了什麼?什麼仍未確定如:人、事、物、標的日等?

四ˋ沈澱與回饋:17:20-17:45
5. 心新自願帶大家做總回饋,她問:你得到了什麼?有什麼遺憾?想得到什麼?自由分享。
6. 老鷹帶大家給心新回饋。
7. 老鷹問:在5月5日前,除了看的見的工作準備外,你還需要什麼?
蒟蒻:當隊輔的心理準備。
心新:調適思考及狀況到最佳。
小飛俠:用最空的心。
萊子: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說:如杲我是營長,下週三的聚會我會怎麼做?

最後,自由感謝、擁抱,結束這二天的活動營籌備,這二天也是一次活動營,也經驗了我們要給新學會幹部活動營的五項目標。

註:主任同意不強迫一年級同學全部組成系學會,而是全體參加活動營,在經驗二天活動、了解學會運作狀況後,在第二天下午再自願決定加入並選職務。但要強調學會所有成敗榮辱仍由一年級全班承擔,未加入者仍有義務當學會義工。
此部份仍有待週三工作籌備時確認。

Tuesday, October 24, 2006

03-6.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八次聚會流程

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八次聚會流程
----「新生親親校園」活動流程構思
89.10.03.18:20-21:30.出席:小芬、美秀、明蓉、怡婷、凱莉、老鷹。
明蓉帶領,小芬帶領給明蓉回饋。


一. 暖身—認識新伙伴。
1.因為有新伙伴加入,先全體自我介紹,互相發問。
2.玩「oo7碰!」。

二. 輔活動—以畫來認識伙伴。
1.每人畫一張最喜歡的動物,或現在馬上想到的動物,畫好後

摺起來放桌上。
2.各人隨意拿一張(若拿到自己的就放回,重拿),輪流分享對圖

的感覺並猜是誰畫的。

三. 主活動--「新生親親校園」活動流程及架構討論
(一)

1.如果當天的活動是順利、成功的,那是因為你看到什麼?自由分享。
2.要達到那樣的願景,我們目前有那些優勢?自由分享。
3.同上,有哪些不足?自由分享。
4.如何處理這些不足?(有成員反應不要談負面的,會down下去)


(二)
1.現在馬上要做的事是什麼?每人寫6項在6張小紙條上。
2.一起貼在桌上,每人挑覺得最重要的(但,大家自動將小紙條歸類成8 大類)。
3.一起為各大類取標題如:文宣、、、、。
4.各人選擇要負責的類別,在其下簽名。


(三)
1.分3組討論活動架構及流程。
2.各組報告。
3.交由小芬統合,下次再由各人認領活動段落並訂定文宣內容。

四. 整理與回饋
1.明蓉帶大家回意整理:今天我們做了什麼?從今天看到、學到什麼?


2.小芬帶大家給明蓉回饋:
今天對明蓉的第一個印象。自由分享。
今天印象深刻的活動。
想對她說什麼

用一個辦公室內的物品來形容她。

3.訂下次主持人及時間:10.22.18:00.由小芬主持。

03-5.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七次聚會流程

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七次聚會流程
----分享、分析活動經驗與構思「新生親親校園」活動
89.09.17.18:10-21:20.出席:小芬、美秀、明蓉、老鷹。

一. 察覺自己的狀態、改變情境。
1.因察覺大家的狀態不佳,先問每個人”現在的狀態如何”。 輪流說。


2.輪流給1人一個名詞或動詞,由該員以畫畫方式讓其他伙伴猜是什麼字、
---「水」「洗澡」「下雨」「喝水」「游泳」「海浪」「瀑布」
之後, 問大家方才的題目都與什麼有關?(水)

3.水給你什麼感覺?自由分享。(輕鬆、生命、清、初戀、深不可測、、、)

4.繼續出題(以方才伙伴對水的感覺及各人負責的課程為名)--

I love you、物理、放鬆、生命、初戀、examination。

5.問:第二回合的題目與對水的感覺之間,你有何聯想?
美秀說:老師要如「水」。

二. 分享及分析各人的活動經驗。
1.黑白猜後分成2組,1人說自己曾嘗試的引導教育活動,另1人分析

活動架構並給予回饋。
2.回團體分享。
3.問:聽了這些分析,你有任發現?自由分享。

三.「新生親親校園」活動構思。(由小芬帶領)
1.校園裹,你最想去哪個地方?為什麼?輪流分享。
2.校園裹,對你影響較深的人是誰?自由分享。
3. 老師在學校生活這麼久,能觸動我們的卻是少數幾人,學生在學校僅3年,

我們能透過活動給她們什麼感受?(各自沈思)….
4. 自由分享後綜合成:

「透過不同的角度看、聽、觸摸、感受校園的自然、建築及
各種生命體,讓學生與校園產生聯結及感情,並經由欣賞、
肯定進而願意付出關懷。」

四.整理與回饋
4. 先給小芬回饋。
5. 請明蓉帶大家做今天的整理與回饋。
6. 下次討論活動架構及內容,時間為10.03.由明蓉主持~

從暖身至最後的回饋、整理。

03-4.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六次聚會流程

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六次聚會流程
-----親子營活動整理與回饋
89.08.31.13:00-16:00.出席:小芬、美秀、明蓉、老鷹。

一. 以抓紙幣暖身。
紙鈔放另一人拇指ˋ食指中間,放下時,對方需抓到紙鈔(很難).

二. 整理、回饋自己與伙伴
1.各人寫下親子營活動中:自己很棒的地方、其他伙伴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再來一次,自己與活動要調整的地方。
2.分享。

三. 從過程及整理中學習什麼是引導教育。
1.從活動過程有整理,學到什麼(有關引導教育)?自由分享。
2.未來,這個工作坊要如何運作?自由分享。

四. 整理從緣起至今的歷程
--接觸老鷹的書直觀、第一印象
--與「老鷹」對話直覺、對話
--演講及校園尋寶直接體驗
--親子營活動設計及整理沈澱與學習


--以詩畫示範、討論什麼是引導教育暖身
--以「春天」練習引導、切入主題輔活動
--活動設計及執行主活動
--整理與分享沈澱與學習

03-3.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三次聚會流程

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三次聚會流程
----親子活動設計分享及分工
89.08.23.18:00-21:00.出席:小芬、美秀、明蓉、志誠、老鷹。

一.以猜拳遊戲做暖身。
1.分2組,猜拳-輸的抓贏的~距離漸”近”、反應錯也算失敗要併到對方組。
2.各組各派1人至前方不讓成員看見,組員要說出該員身上的飭品。
3.再1人至前方同上,組員要畫出該員的裝扮。分享。

二.分享各人的親子營活動設計。
1.2人一組分享、合併親子營活動內容。
2.與另一組分享→說對方之特色→想到什麼?

三.整理親子營活動設計
1.合併各組的內容,以美秀的架構為主,目標為身體接觸、增進親密感。
2. 活動分工:
明蓉—暖身~人的準備、暖身。
志誠—輔活動~自然尋寶。
美秀—主活動~尋寶分享、肢體造形表演。
小芬—結束活動~水中遊戲。

四.整合活動設計及分工
材料、場地、聯絡等事項之分工。
訂下次時間及內容:08.25.12:00.~跑流程、活動設計表整合、活動後回饋問卷。

03-2.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二次聚會流程

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二次聚會流程
-----以「春天」的引導練習導入親子營的構思
89.07.24.19:40-21:30.出席:小芬、明蓉、致誠、美秀、老鷹。


一.分享如何設計「春天」的引導。
將合作設計的小組拆開交換組員分享:
1. 你如何進入這個主題?
2. 在設計時,你考慮的是什麼?
3. 設計後,你有何發現?

二.整理、沈澱方才的分享。
1. 回原組分享:對方設計的特色、從對方學到什麼、可以如何調整

自己原先的設計、想對對方說什麼?
2.對全體分享。
3.從設計到剛剛,你有何發現、學習?自由分享。

三.由方才的經驗導入教師親子營。
1. 2人一組討論:該如何切入主題?設計時要考慮些什麼?
2. 對全體分享。
3. 確認主軸:透過活動,更多接觸,全新體驗達到親子更親密,

不同家庭更多互動,以學校自然環境為媒介。

四.
今天的整理與分享。
1.放音樂,請隨著音樂想想你今晚這段旅程見到什麼、有何感想?
2.現在,你走到什麼樣的地方?

03-1.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一次聚會流程

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第一次聚會流程
-----接觸引導教育
89.06.27.13:30—16:30.

出席:老鷹、小芬、美秀、宗輝、致誠、明蓉、大森。

一. 以一首詩表達現在的心情。
1.發一張印有7首詩的紙給每位成員,問:有幾首詩?

2.選1首與你現在的心境最接近的詩,若無,選最喜歡的1首,但不說出。

3.
a.心中浮起什麼畫面(仍不說出)。
b.有什麼顏色?主要顏色是什麼?
C.這畫面給你什麼感覺?

4.用色紙撕貼這幅畫。

5.一起看每一個人的畫,想與哪一幅畫對話?請與該幅畫的主人2人一組分享:
為何選對方的畫?→對方的畫給你什麼感覺?→為對方的畫取個名字。

6.再一起看所有人的畫,你最想了解誰的畫?→他的畫什麼吸引你?
猜猜那幅畫呈現的是哪首詩?

7一一請畫的主人說明。

二. 由方才的過程整理「四階段引導教育」的過程
1.整理方才的過程及感覺—2人一組分享後再對全體分享。
2.參考四階段架構,方才的過程如何呈現「四階段引導教育」?--2人一組分享後再對全體分享。

三. 接觸與展望「引導教育」的精神、內涵、運用
1.經過之前的「老鷹觀想」「校園尋寶」活動及今日的詩畫分享、整理,
你覺得「四階段引導教育」的精神內涵是什麼?各人寫→2人一組分享再對全體分享。

2.如果你要將「四階段引導教育」運用在實際教育工作上,你覺得自己最有把握的是什麼?
較沒把握的是什麼?自己寫→2人分享再對全體分享。

3.對我們這群人未來的聚會方式、內容有何想法?自己寫再對全體分享。

四. 整理與分享
看看四週環境(淨心室),你覺得哪個東西、角落或字畫與今天的過程有關聯
輪流分享,帶領人做簡單結語,約下次時間為7月24目18:30-21:30。
2人一組設計以「春天」為主題的引導教育。

附錄:
1.三之2及3的分享:
明蓉:
有把握的—引起互動、對話、分享以致愛的受學習過程。
沒把握的—心急、易做價值判斷。
未來期望—輪流帶領、學習如何規劃、大家給回饋及分享。

致誠:
有把握的—不懷疑此方法的意義、價值,與學生的相處特質。
沒把握的—不曉得該如何做、設計能結合課程。
未來期望—同明蓉。

宗輝:
一、二階段有把握。
第四階段較難。
如何問出對方心裡的想法。

小芬:
第四階段感觸、感受有把握。
第三階段較難。
由成員設計、執行教師親子活動—但要有人帶領進入設計過程。

美秀:
一、二階段有把握。
立即反應的能力、如何結論、延伸感情、題目設計—配合不同年齡層次。
同明蓉、有骨架但如何放肉?

大森:以上皆是。

2.四之分享:
小芬:書架—書香、定下來就有。
明蓉:黃色布幕—最喜歡的顏色卻未注意到~需要引導才不會視而不見。
致誠:斑駁的牆—古老的寧靜。(小芬回應:歲月的痕跡~智慧)
美秀、宗輝、大森皆說:對聯上的「…….一字無,……用工夫。」
(注意所處的環境~因為環境一直在給我們能量及啟示)

03-0.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聚會架構

基女引導教育工作坊--聚會架構
老鷹
宗旨:
----感受、體會及實踐以引導為軸心的教育理念。

目標:
----1.磨練自我引導教育的方法及技能。
----2.透過引導的方式,實踐及推廣生命教育的精神及內涵。
----3. 引發對生命的敏感,達成自我完成(實現)的目標。

緣起:89年5月25日—演講「老鷹觀想」。
5月26日--「校園尋寶」。

第一次聚會:89.06.27
---接觸引導教育:
----1.以一首詩表達現在的心情。
----2.由方才的過程整理四階段引導教育的過程。

----3.接觸與展望「引導教育」的精神、內涵、運用。
----4.整理與分享。

第二次聚會:89.07.24
---以「春天」的引導練習導入親子營的構思。
----1.分享如何設計「春天」的引導。
----2.整理、沈澱方才的分享。
----3.由方才的經驗導入如何策劃教師親子營。
----4.今天的整理與分享。

第三次聚會:89.08.23
---親子營活動設計分享及分工:
----1.以猜拳遊戲做暖身。
----2.分享各人的親子營活動設計。
----3.整理親子營活動設計。
----4.整合活動設計及分工。

第四次聚會:89.08.25
---親子營活動流程及材料確認。

第五次聚會:89.08.27
---基女教職親子營活動:
----1.暖身—人的暖身。
----2.輔活動—自然尋寶。
----3.主活動—分享及肢體造形。
----4.結束活動—水中遊戲。

第六次聚會:89.08.31
---親子營活動整理與回饋:
----1.以抓紙幣暖身。
----2.整理與回饋自己與伙伴。
----3.從過程及整理中學習什麼是引導教育。
----4.整理從緣起至今的經歷。

第七次聚會:89.09.17
---分享活動經驗、互相分析、構思新生「親親校園」活動:
----1.察覺自己的狀態、改變情境。
----2.分享及分析各人的活動架構。
----3.新生「親親校園」活動構思。
----4.今天聚會的整理與回饋。

第八次聚會:89.10.03
---「親親校園J活動流程構思:
----1.暖身—認識新伙伴。
----2.輔活動—以畫來認識伙伴。
----3.主活動--「親親校園」活動流程及架構討論。
----4.整理與分享。

Monday, October 23, 2006

02-10.荒野89年環教研習營隊輔整理回饋分享單

荒野89年環教研習營隊輔整理回饋分享單
夥伴們:
辛苦了。謝謝這一路走來的緣、用心、期待、激盪、分享、陪伴、放心、信任...。種子已發芽,蛋也破殼了,未來,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要一起為地球、為更多種子教師努力;芽還需要我們繼續滋潤,新生命更需要我們小心呵護。為了讓未來的路也一樣平安、順利、圓滿,邀請你一起整理、沈澱一些我們走過的路。(抱歉,又給作業了!)
以下的整理、回饋分享單,請在8月17日前自行完成,可自己加頁,8月17日晚上的分享仍由各組輪流帶領。第一組帶第一個主題,餘類推,帶領方式及分享內容由帶領的組自行討論決定(不必要依以下的小題),每個主題分享時間20~30分鐘。(先謝了) 老
鷹 2000.8.13

一、 有關「學員」的部分:
1.我覺得學員從這2天1夜帶回去....
2.學員的...讓我感受到...
3.學員的...讓我想到...
4.我想對學員說...


二、 有關「研習營」的內涵、方法、內容:
1.有機會再辦一次,一定要保留...
2.有機會再辦一次,可刪掉...
3.有機會再辦一次,可增加...
4.有機會再辦一次,自己要精進...


三、有關「我們的準備的過程」:
1.a.從每週要看的「角落」及「對看的過程中」學到...
b.想對「角落」說...
2.a.從將近2個月的準備過程中發現到...
b. 從將近2個月的準備過程中學習到...
3.換做是我來主持研習營的準備過程,我會...
4.想對...說...,因為...
a....
b....
C....
d....

四、有關「未來」的部分:
1.經過以上的整理、沈澱,我對我們這個團隊的未來有以下的想法...
2.經過以上的整理、沈澱,我對學員未來六次聚會的內容、方法,有以下的想法...
3.在以上的想法、整理、沈澱之下,我自己要...

02-9.「水筆仔」環境教育種子教師研習營期初測驗卷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水筆仔」環境教育種子教師研習營期初測驗卷
命題人:導師(老鷹) 陪考官:隊輔 考生:全體學員
場景:
1.隊輔全部靠牆排一排,各組自成一圈,問「現在的隊與之前有何不同?」
2.問:「行李收拾好了嗎?」「行李收拾好表示要...」
3.「以前參加研習,在結束前會做什麼?」
4.「這次研習以活動方式進行,我們也將以活動方式結束活動,由於研習仍有第二階段,所以接下來要測驗一下,看各位能否進入第二階段。」(唸上頭之測驗卷全名,再說明:「及格分數自己決定,滿分幾分自己決定,答對(錯)一題加(減)幾分自己決定,總分也由自己決定。」
5.開始測驗---
第一大題:是非題。請小組圍一圈,面向內代表「○」,面向外代表「╳」。(註:只要有不同答案的,問其原因)
1.早上載我們去水邊的司機有戴眼鏡。
2.二天來沒事晃來晃去的是導師、副導師。
3.一直在攝影的叫「龍頭」,因為他是「荒野」的秘書長。
4.二天中,每組都有5人以上被此地的生物親吻過。


第二大題:填充題。每次各組派一人出來,隱身在布幕後,再唸題目
1.各組用最快速度說出該員姓名的中間那個字。
2.伙伴身上主要顏色,各組輪流答。
3.只伸出右手,各組派2人到幕前蹲在該組伙伴前,幕放下時,若對,要把他抬回去;若錯,幕後的可打幕前的人。
4.此人與昨天剛來時有何不同?需內外皆有,各組輪流答。再說「有這麼好的組員,請把他抬回去」。
5.(露一個頭)幕後這個人二天1夜中,哪些表現令你們欣賞...小組討論後回答...「遇見欣賞的人,你會想做什麼?」(有人回親吻)「好,請各組親吻這位伙伴」(一陣嘩然)「又沒說親哪裡?」「飛吻、親手皆可...」

第三大題:造句題(各組討論後,輪流回答)
1.我們這一組是一群....
2.我們這組的隊輔像....(各組唸答案時,請各組隊輔給予回應...)
3.這次的研習營有很多...

(突然問1-2位學員,你現在幾分了?..)

第四大題:搶答題。一共有四題,每組一定要答一題,請先決定各組要搶哪一題,一、二、三、四題,決定後才唸題目。
1.這2天1夜研習中,共有哪幾種是人的認識、互動方式?
2.這2天1夜研習中,對環境的認識、體驗方式有哪些?
3.這2天1夜研習中,有哪些類型的創作成品?
4.這2天1夜研習中,共看到哪些類型的帶領風格?
註:各組討論後分組報告時,第4題部份,隊輔要求說明其中幾個類型,免得該組瞎掰。

第五大題:狀況題(擁抱題)。以下列舉各狀況下,你與誰在一起,請去擁抱彼此,感謝這一路的陪伴、分享。
1.遊覽車上同坐一排的伙伴。
2.一起討論「環境教育」的4人伙伴。
3.邀約拜訪「小天地」的2人。
4.天籟劇場一起造句的伙伴。
5.「生態足跡」同一國的伙伴
(註:這其中,確定每人都抱過,知道抱了誰,未被抱過的找人來抱)

第六大題:配對題。找配偶,成立小家庭。
為了延續更長久的環教,需要有支持、討論、激勵的伙伴,請選擇未來方便聯絡、討論的伙伴成一小組(2人以上)

<活動設計說明>
1.以老師熟悉的測驗題型,透過遊戲方式,整理2天1夜的人、事、物,並穿插對組員、隊輔的回饋。最後回憶曾與誰一起走過、分享、創作,並給予擁抱、感謝。再找到未來要一起協助、支持、共勉的小家庭,做為新(心)的開始。

2.架構:
(1)是非題──暖身,對外在事、物、環境的關照。
(2)填充題──輔活動,對組員的關照。
(3)造句題──主活動,對全體(人)的關照。
(4)搶答題──主活動,對全體(活動)的關照。
(5)擁抱題──回饋與分享,感謝一起走過的伙伴。
(6)配對題──愛與學習,找到伙伴一走向未來


3.「填充題」最好可以讓各組員都有機會到前頭接受觀察、欣賞、回饋。

4.在「搶答題」之後亦可加「申論題」(如果時間充分)。由各組出題,宣佈題目後,主持人再說「申論題是由出題者自問自答」。

02-8."水筆仔"行前訓練之分次架構

荒野水筆仔89年環教研習隊輔行前訓練之分次架構 老鷹
(請參考ˋ對照各次紀錄)
------──────────────────────
次別-----活動名稱----------活動性質----活動目的
--──────────────────────────
第一次--1.尋找一位朋友--------暖身-------◎人的互動
啟動----2.觀察與欣賞的練習-輔活動-------◎對自己的覺察
------3.觀察協會辦公室----主活動-------◎
對環境的觀察
促發----4.整理與分享---------分享與回饋--◎集中注意力
--------------------------------------------◎感官回收與沉澱
第二次--1.觀察角落、伙伴---暖身----------◎對環境的觀察
經驗----2. 圖卡面面觀-------輔活動-------◎經驗與周遭環境的聯結
-------3. A整理與聯結-----主活動-------◎團體互動並凝聚共識
整理-------B遇見一位朋友----主活動------◎了解彼此對環境教育
----------------------------------------------的經驗及想法
----------4. 回顧與前瞻------分享與回饋---◎構思研習計畫
--------─────────────────────
第三次-1.與角落對話-----------暖身--------◎與生命對話
對話---2.整理研習活動的經驗--輔活動-----◎喚醒經驗並作整理
-----3. A與翠娟的用心對話-主活動------◎進對團體及研習的信心
回饋
------B研習活動的集思-----主活動----◎集思廣益進行籌備工作
--------4. 整理與分享---------分享與回饋--◎生活體驗交流引發

-----------------------------------------------各層面的成長
----────────────────────────
第四次--1. A一路走著瞧------暖身-----◎對環境的觀察與注意
勘察
-------B.拜訪雙連埤-----暖身-----◎喚醒自己與生命的對話
-------2. A.夜探雙連埤----輔活動---◎實地體驗研習情境
演練-------B.分享與整理一天的活動---◎
帶領分享的體驗與觀察
---------3. A.再訪雙連埤----主活動
-----------B.生態足跡-------主活動--◎模擬研習課程培養組員默契
-----------C.飯前水果遊戲--主活動--◎四階段引導遊戲的示範
----------4.A.午休起床操
-------------及勘察之整理--主活動--◎藉身體活動提振精神

----------------------------------------並理清勘察過程
-----------B.研習營的目標----整理與分享--◎確立對研習目標的共識
-----------C.總回饋-----------整理與分享--◎組員配合步調趨向一致
----───────────────────────────
第五次-1.察覺角落,察覺自己-暖身-----◎覺察到角落正如一面鏡子
狀態
---------------------------------------映照自己當下的心境
------2.描述與簡述勘察之旅--輔活動---◎讓每個組員不管是否參與
察覺
-------------------------------------勘查皆能詳知勘察情況
--------3.察覺學員、確認活動內容-主活動-◎確認分工工作流程
----------------------------------------------接觸並注意學員
--------4.現在的狀況-----------整理與分享-◎覺察自己的狀態
-----------------------------------------------增進團體默契
-----─────────────────────────
第六次--1.與角落合而為一------暖身----◎用心對待,體驗與萬物合一
角色----2. 對手冊的察覺-------輔活動--◎集中注意研習事項
------3. 確認營隊氣氛------主活動---◎由帶領討論分享
定位
------及隊輔角色---------------------體認自己的角色與定位
---------4. 整理與期許-------整理與分享--◎心與心的連結(愛)
-----─────────────────────────



02-7."水筆仔"行前訓練之活動總架構

"水筆仔"環教種子教師研習行前訓練之活動總架構
(請對照ˋ參考各次紀錄)
說明:

1-6表各次行前訓練,每次皆有四階段--
一、景況教育-暖身
二、破題-輔活動
三、主題-主活動
四、整理與回饋-分享與學習
─────────────────────────────
內涵-----性質-----活動名稱--------------可達成之目標

-----------------------------
景況教育-暖身-1.尋找一位朋友------------◎人的互動
----------------2.觀察角落、觀察人-------◎對自己的覺察
----------------3.與角落對話--------------◎對環境的觀察
----------------4.探勘車隊觀察活動─-----◎喚醒經驗
-------------------一路走著瞧-------------◎用心對待萬物
----------------5.秘密小天地的能量轉化
----------------6.與「角落」合而為一
──────────────────────────────
破題---輔活動--1.觀察協會辦公室----------◎集中注意力
----------------2.蝸牛(圖卡)面面觀------◎經驗與週遭環境的連結
----------------3.整理體驗深刻的研習或營隊
----------------4.實地探訪雙連埤----------◎認識研習環境
----------------5.與未探勘者分享凝聚對目標
------------------和課程的共識
----------------6.各小組成員帶領分享
──────────────────────────────
主題---主活動--1.初步分工並擬定:--------◎分工
-----------------「水筆仔」活動進度-------◎訂出進度
----------------2.遇見一位朋友-------------◎凝聚共識
----------------3.討論「水筆仔」研習藍圖-◎集思廣益進行工作籌備
----------------4.研習課程模擬-------------◎訂定目標

------------------(雙連埤室內外
----------------5.隊輔分組分工:-----------◎組員配合步調趨向一致
------------------a.研習手冊內容及編制
------------------b.學員分組
----------------6.對研習手冊及角色定位的討論
───────────────────────────────
整理與回饋
--分享與學習---1.回想今天活動內容。----◎整理
------------------作業:擬想研習內容----◎沈澱、分享
----------------2.牽手成圓說感想---------◎自信與互信
------------------作業:擬想研習過程和進行方式
----------------3.參與活動設計的心境分享--◎各層面的成長
----------------4.確定研習時段分配及重點目標-◎對自己的覺察
----------------5.研習行政細節處理--------◎點燃並持續熱忱
----------------6.整理我們的進行方式與研習的關係
-------------------並分享心境互相打氣
-----◎心與心的連結
---------------------------------------------◎愛

Friday, October 20, 2006

02-6.「水筆仔」行前訓練6~角色與定位

「水筆仔」計劃的第六次行前訓練~角色與定位
---各小組隊輔輪流主持、帶領小組分享及大團體總分享.
一、暖身:與角落合而為一(與角落合而為一,察覺自己的心情、期待)
1.由老鷹在活動前給題目,各人進行後與小組分享。

題目為:
過去,都是你在看它,現在,你與它合為一體,你會想成為它的哪一部份,請畫簡圖,並說明原因。」

2.各小組分享(以下為第一組隊輔的分享內容):
美惠姐:空盆中的種籽à注入新生命、重新出發;
群騰:馬拉巴栗的葉à亮麗、生命力的展現;
君健:藍鵲的尾à享受藍天翱翔的樂趣,又不用像翅膀那麼辛苦。

3.第三組派翠娟帶團體分享:
由各組派一人發言。翅果的翅、木棉的絮à自由、飛翔;薯蕷à鄉情的慰藉;樹幹à老葉新枝、新的成員。

4.翠娟的結語:每個人的想法,其實便是他心情的投射。

二ˋ輔活動:對研習手冊的察覺(與手冊合而為一,以學員的角度揣摩手冊所透露的訊息)
1.老鷹給下列3題,各小組換人主持小組分享。
(1)翻翻這本手冊,甚麼吸引你?
(2)假設你是學員,透過這本手冊,你接受到什麼訊息?
(3)透過手冊的內容,你覺得這2天1夜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研習營?

2.第二組派明慧主持團體分享,分享如下:
(1)手冊最受吸引部分,依次為:封面、期許、文獻、參考書籍。
(2)第2、3題合併分享,看法依次為:主辦單位的用心、自己的任重道遠、了解活動目標、獲得資料訊息、認識學員及工作人員(名冊)。

二、主活動:確認營隊氣氛、隊輔角色

(與團體合而為一,凝聚團體氣氛及隊輔角色定位的共識)
1.老鷹給下列3題,各小組換人主持小組分享。
(1) 依以上的整理,你認為2天1夜研習的團體氣氛是...
(2) 我們這群人在研習中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
(3) 如何安排...

2.第四組派戴老師主持團體分享,分享如下:
(1) 2天1夜研習的團體氣氛應是充滿希望、驚喜、緊張、期待後續活動、開放、熱忱、分享、感性、感受。
(2) 隊輔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引導者、聽眾、陪伴者、引言者、分享者、發酵者(熱忱感染者)。
(3) 小組中各隊輔的關係、角色應該兼具分工、協調、支持、補位的功能。

三、整理與分享~整理與期許(再次察覺、彼此加油)
A.回顧與前瞻
1.老鷹給下列2題,各小組換人主持小組分享。
(1) 今日進行的方法與內容,與即將進行的研習營有何關聯?
(2) 我們一起走過六次的準備過程,在研習營即將開始之前,有什麼話想對大家說?

2.第一組派亞汶主持團體分享,分享如下:
(1) 今日進行的方法與內容,與即將進行的研習營之關聯:
Δ 自己角色的定位、隊輔間默契的培養、工作人員間的高度共識。
Δ 方法、技巧、內容均可成為研習的一部分。
Δ 活動前的檢省,沙盤推演,對活動進進行更有把握。
Δ 精彩可期。


(2) 想說的話:
Δ 謝謝老鷹、賴老師給我們機會,用新的方式(由無到有、由散亂到共識、由零碎到完整)來設計營隊活動。
Δ 新、欣、興、心。
Δ 種子即將發芽,幼雛即將破殼而出。
Δ 且戰且走,且走且戰。
Δ 用心觀察、用心體驗。
Δ 願天氣良好,活動順利。
Δ 大家辛苦,快樂去玩。
Δ 放心向前走吧!

B.老鷹傳「地球」(預定在研習中最後送禮物的活動演練)
1.以預定形式將神秘禮物──地球型紙鎮,依次傳給在場的每一位伙伴。
2.強調活動祇是媒介,要把「地球、尊重生命、關懷自然」擺在心裡。
3.由於此顆地球為深藍色,每人看了很久才看出來,故研習時的送禮物方式將再調整。

C.最後的整理、確認
各隊輔檢視器材、資料裝袋、車輛人員分配、器材分配裝載。

D.為雙連埤的研習及彼此祝福
全體隊輔圍圈,伸右手,掌心向下(學員資料袋在圓圈正中央),再一起複述本次研習的目標:「尊重生命、關懷自然」。


(我們的能量、用心、期許,在無意識間已透過我們的手傳送至學員資料袋裡,當他們打開資料時,我們的能量、用心、期許,將會自然進入他們的心靈)

02-5.「水筆仔」行前訓練5~狀態與覺察

「水筆仔」計劃的第五次行前訓練~狀態與覺察
一、暖身:察覺角落,察覺自己
(角落是一面鏡子,也是一種能量的對話)
1. 活動前請先看自己的角落,為角落的狀態及自己看它時的狀態取名字。
2. 依最早之分組分享,再對大團體自由分享。

二、輔助活動:描述與簡述勘察之旅

(讓未參與勘察及演練的伙伴了解我們的過程、狀態,使更容易跟隨團體的進度)
1. 以已形成之隊輔組別分組,未參與勘察的伙伴自由分配到各組。
2. 請參與勘察的伙伴簡述勘察的2天1夜過程,小組進行。
3. 請未參與勘察的伙伴用一句話描述「你所聽到的勘察、演練過程」(每個人所聽到的重點、精神、方向皆不同,很符合本團體的精神──無標準答案,尊重每個人的不同角度思考、詮釋)

三、主活動:察覺學員、確認活動內容

(整理學員資料,活動手冊內容,與人、研習活動更貼近)
A.對學員的貼近
1.發學員名單──有姓名、服務學校,問大家:「從這份名單中,看見什麼?」,自由發言。
2.討論「學員如何分組?」,結果以「男女平均、同一學校、同一團體分開」為原則,正式分組。
3.將學員報名資料一一分至各組隊輔,請隊輔看學員資料,了解其特色,小組討論後,對全體分享。
4.請每人依學員特色,對學員說一句話:「對有這些特色學員要來參加這一次環教種子教師研習營,你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
5.各自陳述或小組整理成一段話,對全體分享,並將這些話印在研習手冊上。


B.對研習活動的貼近
1.各隊輔以其所負責之段落活動,討論活動目標、名稱及檢查項度──溫度及深度(表格如下)。勘察者先向未勘察者簡述營隊總目標,2天1夜階段目標及各段落目標,以便後者清楚狀態。

水筆仔種子教師研習營目標檢查表
一、營隊總目標:
二、雙連埤2天1夜階段目標:
三、 2天1夜段落目標:
段落---目標---名稱--內容---檢查相度(團體-環境-主題-個人)
-------------------------------------A-B--A-B--A-B---A-B
8月12日
上午
下午
晚上
8月13日
上午
下午
註:
A為溫度,0~5分:關懷、情感、互動、支持、溫暖....情意部分
B為深度,0~5分:認知、察覺、探索、思考、方法....知技部分

2.各組向全體報告目標、名稱、活動流程,其他組提意見,不討論,由原設計人根據大家的意見,做最後決定。

C.行政事務的確認
1.自由發表:「覺得手冊內應有哪些資料?」──工作人員及學員名冊(姓名、組別、任職學校、電話、電子信箱)、導師的話、隊輔的話、課程目標、精神及方式、課程相關資料、空白頁、參考書單。
2.學員第二階段的六次延續研習日期:暫訂為九月起每月第三週六15:00~17:00,在荒野教室,實際執行時,將依學員狀況,討論後訂定。
3.隊輔在2天1夜後做總回饋、整理之日期──仍以週四晚最佳──預定為8月17日晚上19:00,協會二樓。
4.其他事項的確認
(1)宜蘭有4位學員,將以電話聯絡說明有車上活動,邀請他們至台北報到,但仍尊重他們的決定。
(2)集合時間決議照原訂(7:30)時間。
(3)請協會申請60本「雙連埤解說資源手冊」。
(4)請明慧提供綠色學校摺頁。

5.下次行前準備時間為8月10日晚上19:00,請所有隊輔務必出席。

四、沈澱與分享:現在的狀況
老鷹問大家「現在的狀況」,自由發言。


Ø 會後,行政隊輔留下討論編手冊日期,決議:8月7日前蒐集資料,8月7日下午15:00於協會編印、製作名牌,由阿孝負責召集。

02-4.「水筆仔」行前訓練4~勘察與演練

「水筆仔」行前訓練4~勘察與演練
一、暖身
A:一路走著瞧~翠娟設計帶領

(處處用心,處處是寶,此活動適合在探勘時做為分車依據,讓團員間隨時留心觀察,產生更多凝聚力並增添生活趣味,並試演實際研習時可能的狀況)
【協會報到>車隊瞧一瞧>發現會動的小天地>找尋同車伙伴>抵達雙連埤】
1.7/21,14:00依序填寫下列表格,找尋你的座車,並一起討論完成。
我是________
搜尋目標 ----------我的觀察紀錄---------備註
*我們的車隊有哪些顏色和車型
*記下車隊的駕駛群
*我今天身上有哪些特色
*選擇和自己今天的色彩最相近的人和車
(同車不超過五人)寫下同車人
*出發時間
*為你今天的乘車車牌號碼取個諧音
*同車的伙伴有哪些共同特色
* 沿途引起你注意的
*到達雙連埤,第一眼你發現了…

2.於17:19到達雙連埤,以車為單位,先整理後,再對全體分享活動單中的第6、7、8、9項。
3.老鷹帶大家給翠娟(此活動設計、帶領人)回饋:「有何特色、發現、學習及想對她說什麼?」(示範如何給帶領人回饋、回應)

B.拜訪雙連埤~老鷹設計帶領 (透過直觀、直覺,抓住對環境的第一個感覺、想法)
1.發活動單,二人一組討論後,再與另一組分享其中2-3題。
以下為活動單及分享結果:
(1)對此地的第一個感覺…
幽靜、每個角度都是一個畫面、水變少(變多)-依經驗而不同
(2)此地最吸引你的是…
荒野、自然天地、自然聲音
(3)此地可能住了哪些生物?
暮蟬、蛙、鳥、水生昆蟲、植物,哺乳動物(如鼠),清風、涼意
(4)他們(包括人)在此地的最大享受是?
清純的空氣、開闊的視野、享受天籟
(5)他們(包括人)每天可能都在忙些什麼?
求生、求偶、享受悠閒
(6)他們對於我們的出現可能會有什麼反應?
警戒(不速之客)、好奇、高興我們的出現
(7)你覺得這兩天可以從此地得到什麼?
再到都市中生活的能源、享受自然空氣、天籟

2.各小組擇一路徑探訪,30分鐘後回原地拿分享單,二人一組討論後,再與另一組分享,然後對全體分享最後一題。
以下為某一組分享單及分享結果:
(1)經過一小段旅行,你們對此地有何發現?
這裡是昆蟲天堂。
(2)什麼最吸引你?
天籟、昆蟲、肥美的苦瓜。
(3)這一小段旅行,你的感覺是…
荒野真好、好多未知。
(4)如果再走一小段,你會如何走?看、聽、記些什麼?
隨興走、隨緣看、看聽紀錄皆隨緣

二、輔活動
A.夜探雙連埤~阿孝帶領 (勘察、了解研習營隊的夜間活動場地及活動方法)
1.探勘內容:
(1)開車至民宿旁蓄水池邊。
(2)觀察腹斑蛙、澤蛙等蛙類,走一段小徑,看到螢火蟲的成蟲和幼蟲。
2.阿孝主持「對夜間活動的想法及可行方式」
3.再探另一小段小徑(發現許多螢火蟲的幼蟲,並確定活動當天此段小徑適合熄燈噤聲夜遊)。

B.分享與整理一天的發現 (形成隊輔,互相關懷,整理一天的旅程)
1.自由配對成隊輔,共4組(剛好8人,每組2人共4組,未到者,回台北聚會時再自由加入) 隊輔互相按摩,恢復疲勞。
2.翠娟帶大家做整理。
(1)「大休息」:深呼吸、吐納、吐出不好的氣、感覺,吸進陽光、好的氣、能量。
(2)經過今天的過程後,有何想法?

三、主活動
A.再訪雙連埤
~明慧、蘇大哥帶領 (試演研習營隊之可行活動)
1.晨喚:(7/22)
(1)今早被什麼喚醒的?(蟬聲、打呼聲、鬧鐘、被吵醒、陽光、冷醒、一直都沒睡...)──表達關懷、分享感受
(2)晨操:
口訣:做早操耶,做早操耶,每天早上,做早操耶。
說明:自由組成2人一組,對稱的手指頭(輪流五指都動到),
擴大動作──手臂(2人換位置,左右手都動到)
再擴大動作 ──腿(2人換位置,左右手都動到)

2. 雙連埤獨家妙方
(1)說明:二人一組,以卅分鐘的時間,觀察土地廟旁的一小段路,並開「藥方」十種,可具體、可抽象描述。
(2)各組開始進行。
(3)小組互換藥單,分別去尋找對方所列藥方,並紀錄之。
(4)分享:各組派代表述說尋找結果,為此帖葯方命名並註明療效。然後與原出題者對照是否符合原意(無需有對錯之爭)。並分享此活動之意義。

以下僅為當日活動的成品---

<六味還魂丹>
主治:長年鬱卒、胸悶
☺以毒攻毒 — 惡水上的大橋,大笑三聲
☺欠債逃債 (避債蛾)
☺經濟不景氣大家都「苦」啊 (白腹秧雞)
☺以「大」欺「小」(人面蜘蛛與寄居蜘)
☺下跪求饒
☺其實處處都有「金」寶(屎) 雙連埤快樂丸
主治:消憂解慮


☺不是動物,可是會爬(爬藤植物)
☺紫色姐妹花
☺像西藏大典的長喇叭(非洲鳳仙花)
☺民家旁螞蟻的饗宴
☺閘門邊期待秋天的風情
☺在蕨類植物下的公寓住客(孢子,蜘蛛)
☺苦啊!苦啊!
☺水上人家
☺在枯竹上找生路(竹節蟲)

<荒野逍遙散>
主治:抗憂鬱
☺以普洱香樟為引
☺以雷公之根為拔
☺和以
☺白珍珠(蓮霧)
☺出水銹石 各一顆
☺大乃寶(青木瓜)
☺橙色裙邊小鐘(昭和草)
以下列藥材燻製
☺捻一支龍鬚
☺仿一聲鳥鳴
☺繪一幅彩蝶
☺甜品一掬(甜美的空氣)
睡前飯後各一帖以服之

<「地」王養生湯>
主治:脾胃不開,心肺功能異常
副治:失眠,精神失常
☺養顏美容的果實一個
☺川七的零餘子一小段
☺豨瞼一片蒜香藤一片
☺慈悲心二兩(心形葉)
☺蟬聲一碗
☺野菇一朵
☺五種蝴蝶,二種蜻蜓,一種蜘蛛
☺百朵花一錢
☺樹蔭下煎熬兩分鐘(樹下味道很臭)
☺學聽到的鳥叫聲
一口飲下,腸胃通暢,百病皆除

<天地養生丸>
主治:都市文明病
☺在跨水處附近找一個赤裸相見的好漢
☺一群空中的芭蕾舞者(鳥,蝴蝶)
☺田裡長出不該長的東西,還會來電喔(水中佇立的電視天線)
☺學三種自然的聲音
☺站在看得見埤的地方,將埤的周邊畫下來
☺天然纜線上倒立的生物(蜘蛛)
☺描述風與你遊戲的感覺

3.請君健練習帶大家給活動主持人回饋(開始輪流讓隊輔練習給帶領人回饋)

B.生態足跡 (試演研習營中之討論狀況)
1.明慧帶領討論。
(1)簡單說明「生態足跡」的理論。
(2)各人寫下帶哪些食物來,食物材料來源為何?為何帶來?
(3)與另一人分享,再與全體分享。
(4)用了哪些能源(水、電...),如何用?來源?團體分享。
2.嘉蔆帶大家給明慧回饋。

C.飯前水果遊戲~老鷹帶領

(以水果示範如何漸次性的引導對環境、對主題的感受、對話與探討)
1.一堆杏桃放在圓圈中央,問「你看到什麼或想到什麼?」自由回答,每人觀察後指出最吸引自己的那一顆,並說明理由。


2.全部人發表完畢,各人拿最吸引你的那一顆,若有重覆,則自行協調。

3.拿到杏桃後再次觀察,問有何發現,各人皆回答。

4.仔細看看,然後擺回中間,閉眼,主持人將水果位置調換後,再由成員張眼找出自己的水果,問「為何可以找到」(因人數多,取消原定以觸摸方式找水果)。

5.為其取一名字,並說明理由。

6.放回原堆中,午餐過後,再去認領、食用。

四、整理與回饋
A.午休起床操及勘察整理~
老鷹帶領
(由靜止至動態的暖身,再以肢體表演整理、分享勘察的心情)
1.午休起床操
(1)躺在原地,做身體的緊、鬆交替各3次;由手臂臉肩腹大腿腳掌全身一起。
(2)轉成趴式,作瑜伽的蛇式弓式大拜式(嬰兒式),重複3次後腿伸直,手撐地向腿靠近,站起來。
(3)隨意走路放大動作走創作不一樣的走路方式2人一組身體接觸走路5人一組身體接觸走路(以上皆由教室一邊走向另一邊)

2.以肢體創作整理勘察的內容
(1) 5人一組,用身體組成一個世界上最小的圓,觀摩別組後,再嚐試組成更小的圓。
(2)5人一組,輪流表演這2 天曾看過最美的花。
(3)5人一組,輪流表演這2 天曾看過的一種動物。
(4)5人一組,輪流表演這2 天來的特別感受。
(5)5人一組,為這2天拍一張照片(用人組成)。

3.問大家從這些過程看見什麼?
分享:起床活動、緊與鬆,整理這2天所發生的事、感覺、創造與合作...

B.研習營的目標與課程討論
(澄清彼此對相關議題的想法,並為研習營隊中的討論做練習,最後確認研習的階段目標,及分組負責設計、執行)
1.「什麼是環境教育」~翠娟帶領
(1)各人寫,2人一組討論合併。
(2)4人一組,討論後合併其共識。
(3)一起綜合大家的看法。
(4)2位觀察員對帶領人的觀察。

2.「綠色學校」~阿孝帶領
(1)發資料,2人一組討論「什麼是綠色學校」。
(2)討論民間團體有什麼較積極的作法。
(3)分享,無結論。
(4)明慧補充目前師大環教所正在推動的有關綠色學校的方案。
(5)觀察員報告(嘉蔆、蘇大哥提出疑問──這與研習有何關聯?)

3.「研習目標的確定」~老鷹帶領
(A)訂研習總目標
(1)整理從第一次聚會至今,曾提過的有關環教研習的目標(阿孝已印出)及方法,經過方才「環境教育」、「綠色學校」的討論後,1人寫3條可達到之目標。
(2)2人綜合成3條4人綜合成4條全體綜合成4條。

(B)訂研習各階段目標
(1)再分成2天1夜及後續六次(每月一次)的延續研習兩階段目標,2大組分享再全體合併為:喚起熱忱、自然體驗、自我覺察。
(2)訂2天1夜5個段落的小目標(2大組分享全體綜合)。結論如下:
8/12上午 喚起熱忱
-----下午 自然體驗 自我覺察
-----晚上 自然體驗 自我覺察
8/13上午 自然體驗 自我覺察
-----下午 整理與回饋

(C)分工
(1)分工,4組隊輔各負責一時段之活動設計、執行,導師、副導師負責8/13下午之總整理。
(2)全體拋出對各段落的想法,由負責之組收集,自行衡量再決定最後的活動內容、方法。

(D)決定8/12~13研習之前另2次聚會、討論日期。

C.總回饋 (練習如何帶團體做研習營隊之總整理、分享及回饋,為這次勘察做一總分享)
1.老鷹:「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帶我們對這2天1夜的勘察做結束分享?」小組討論後,一一帶領:
(1)翠娟以冥想帶領大家做7/21,22整個流程的回顧

(2)君健以活潑的頒獎方式回饋給參與的伙伴,例如:
a.達文西獎──老鷹,兼具藝術家、發明家、科學家的帶領風格。獎勵:鼓翅致敬(拍地板)。
b.貝多芬獎──阿孝,讓大自然的樂章真實的呈現於環境教育。獎勵:愛的親親。

(3)明慧以在手心寫「520」、「818」來傳遞「我愛你」「抱一抱」,最後真心抱一抱。

(4)嘉蔆要大家臨別面向雙連埤傳一句心語(在離開此地時,請大家各自進行)

2.老鷹:承接昨日剛到時曾問的「你覺得這2天可從此地得到什麼?」請大家分享「你從這2天1夜帶回去什麼?」
3.請宜蘭分會的伙伴發表觀察感言。

02-3.「水筆仔」行前訓練3~對話與回饋

「水筆仔」計劃的第三次行前訓練~對話與回饋
一、暖身:與角落對話(對話與回饋的準備)
1.上課前先至從前所選定之角落,探視「老友」(同前次活動),並依下列4項問題,寫下自己的想法:
(1)你(指被觀察的對象)最吸引我的是...
(2)我在你身上發現了...
(3)我從你的現有狀態學到...
(4)我想對你說....


2.分三組(每組4~5人)分享自己的看法。

3.小組再分享,經過這3次的每週對看,看角落的心情、感覺有何不同:
(1)人與自然,人與環境連結起來,有了較緊密的關係,進而成為朋友了。
(2)當觀察的次數增加,則關心它的程度也跟著增加。
(3)被觀察的對象可能是已失去生命或非生物,但隨著觀察與關心程度的增加,於是「它」便活在你的心中。
(4)有些觀察對象不見了,有些則產生了新生命,所以,要以更寬容的心來接受生命的無常。
(5)為了使我們所關心的對象更豐富,所以會更想照顧牠、充實牠、為牠做點事。
(6)一切來去自如,生死皆自然。

二、輔活動:整理研習活動的經驗(由經驗整理導入好的研習營的精神、要素)
1.整理研習活動的經驗,小組分享各人記憶最深刻的研習或營隊
,以下為某組的討論內容:
(1)不喜歡的類型:與主題無關的課程內容、講師應付了事的教學心態、沒有行政人員支援(報到接待、場地安排、教具器材...)、學員不準時。
(2)記憶深刻類型:遇到颱風(避難、狼狽...)、迷路(超時、趕路、意外的美景...)、意外的收獲(發現滿地滿樹的蝴蝶、滿天星斗、被黃鼠狼爬過身上...)。

2.要辦一個深刻感受,並有使命感的營隊,有哪些因子?

3.我們的「水筆仔」研習應該設計怎樣的活動
(1)現地體驗。
(2)有感覺的、能被感動的。
(3)實務性的、提供可操作模式或經驗的。
(4)授課人員要先被感動,才能去感動別人。
(5)融入自然的。
(6)不要太形式化。
(7)要有暖身活動,最好有肢體的接觸。
(8)留給學員一些自己的思考空間。
(9)活動中有獨處的時間與空間。
(10)注意後續的連繫工作。

4.比較上次所訂之目標、內容後找出(1)什麼是一樣的,(2)這回多了什麼。

三、主活動:對每一份貢獻的回饋
A.對翠娟的「用心」(翠娟設計的活動計劃,如下)說出你與「她」的對話
<引導教育的課程設計 >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備註
主題-----第一印象---接觸與發現--深入感受與對話--愛與學習
內涵-----直觀的能力--直覺的能力---詮釋及體驗--發現共通性與啟示
方法-----喚醒熱忱 ----集中注意力---直接體驗---分享啟示
性質-----暖身-------輔活動--------主活動----整理與回饋
活動設計一
伙伴相見歡-認識自己(設計問卷)-選擇伙伴(分組)-觀察彼此--交流分享

(報到>上車>車上>抵達)

活動設計二
打開第三眼--用心看見雙連埤--同組作伙逍遙遊(尋寶圖)---湖邊散記-以文字圖畫樹皮樹葉之拓紀錄觀察 ------交流分享----以自然物激發聯想-開藥單、抓藥、取名

活動設計三
真心相融 --當下的心境表白---再觀雙連埤(為各區取名)--與君相約-找到鍾情處---交流分享

活動設計四
千年一抱 --生態原理-多樣與差異---三觀雙連埤---反觀各校區---What we can do?

活動設計五
處處心家 --回到自己-靜坐---與生命對話----選擇與創造成為禮物---展翅再飛
--------------------------◎你最吸引我的是
--------------------------◎我在你身上發現了
-------------------------◎從現在的你,我學到了
-------------------------◎我想對你說


※學習並不是可以控制的過程,而是經過設計的放任
※當人們逐漸了解各不相同的文化價值,並且互相學習的時候,我們的世界才有希望達到和平、互諒的新境界。翠娟初擬

用一開始與角落對話的題目与翠娟對話:
1.你最吸引我的是:原來雙連埤可以這樣「玩」。
2.我在你身上發現了:認真的女人最美麗。
3.我從你的現有狀態學到:原來老鷹的那一套表格真的很實用。
4.我想對你說:謝謝你,我們好愛你!

B.小組分享各人設計812/813 的活動流程
將以翠娟的計畫為主要架構。至於細節,於勘察後再議。

四、整理與分享
A.事務性討論
1.討論「水筆仔」錄取(未錄取)通知單內容之合適性。
2.勘察人員7/21下午2點協會門口見,請自備寢具,早餐。
3.第一組設計車上活動,第二組設計二小時夜間活動,第三組設計晨間活動。

B.分享與回饋~今天有何發現,想對誰說什麼?
老鷹:因為一棵植物的枯死,想到世間沒有什麼是必然、規則、秩序,所以將原來設計的活動流程給撕了。果真,今天便產生了新的東西出來。
蘇大哥:能在遊戲中設計活動,真是一件快樂的事。

附註:
我個人的生態足跡(明慧提供)
*在二天的研習,我會對此地環境造成哪些影響?
*我帶了哪些東西進來:(有形的、無形的...)
*在這裡會用到哪些資源:(硬體的、軟體的...)
*我將留給這裡什麼東西:(有益的、負擔的...)
*我將從這裡取得什麼東西:(永久的、暫時的...)
*如何可以減少個人在此地的生態足跡,我將採取哪些行動?

02-2.「水筆仔」行前訓練2~經驗與整理

「水筆仔」研習計劃第二次行前訓練~經驗與整理
大綱:
一、暖身:觀察角落、觀察人(對角落、成員延續、持續性的觀察與關心~一種對環境、對人敏感度的培養)
二、輔活動:圖卡面面觀(印象與經驗整理之練習)
三、主活動:
A. 整理與聯結(讓新加入者更容易進入團體及主題,讓成員對已走過的路程做察覺及整理)
B.遇見一位朋友(由經驗整理導入研習主題)
四ˋ回顧與前瞻:

流程:
一、暖身:觀察角落、觀察人

(對角落、成員延續、持續性的觀察與關心~一種對環境、對人敏感度的培養)
1.觀察你最喜歡(關心)的角落,並與同組伙伴分享你的觀察心得
活動說明:
(1)上次的「協會辦公室觀察活動」後,每人曾說出下次進到協會來時最想去探望的地方。故今日大家進入協會時,理應最先去該角落Say “Hello”! (在正式活動之前)
(2)目前的「分組」為上次活動結束前,最後的分組狀態。分組分享內容:a.有何新發現?b.對這個發現有何想法。
(3)大家分享的主要結論如下:
Δ每一次重新觀察,均有新的發現──新的進展,或上次遺漏的。
Δ重覆的觀察,使觀察的層面更深入。
Δ多次的接觸,會使單純的觀察行為,提昇至關懷的層次。
Δ由對自己(人)的關心,擴及對環境的關心。
Δ環境教育應是具有延續性的活動。


2.觀察同組的人,今天與上次見面時外觀上的不同。
活動說明:
(1)與第1.項活動相同之分組,每組約4~6人,互相觀察与上次不同處,若有新加入者,同時可互相認識。
(2)前方二人拉一不透明布幔,將在場人隔在布幔前方。
(3)每組派一人(以下稱特派員)躲在布幔後方,主持人出題,由同組組員說出答案。今日活動中的題目包括:說出特派員有沒有戴眼鏡、說出特派員的衣著顏色、辨認本組特派員伸出的右手、畫出特派員的配件(愈詳細愈好)。

二、輔活動:圖卡面面觀(印象與經驗整理之練習)
活動說明:
1.主持人顯示一張倒過來的卡片約10秒鐘,各組依所觀察到的,共同討論,並繪製於一張紙上。
2.各組派代表展示本組所繪圖案,並加以說明之。
3.主持人再次顯示本卡片(本次所選卡片為一隻蝸牛在岩石上踽踽而行,但在第一階段時,主持人將卡片倒過來展示,以致於大家觀察的結果有一些混亂),要大家仔細觀察,並比較原說明與真實影像之異同。
4.由大家猜想卡片中的蝸牛,是在怎樣的一種情境心情之中。
5.以小組分享各人生命中的類似經驗。
6.寫下看了此卡片的感想(二句話),並輪流發表之。記錄如下
嘉蔆:相由心生。
 阿孝:用心觀察 無限聯想 生命對照。
 紅雲:每一個生命所散發出去的 終將回來 即使是一絲念頭。
 向忞:用悠閒的心情看事務 過生活 生活會較輕鬆。
 介緯:有夢最美 築夢踏實。
 樹大棵:生命都是有感情的,無論高等 低等。
 美惠:人生原本就是藉由不斷探索來求取經驗 而生活的壓力就如同蝸牛背上重重的殼。
 亞汶: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索,使我們與外界接觸,並有新的發現。
 明慧:人生難免有高低起伏 自然亦是千變萬化。
 雅茵:從自己的世界踏出去 是令人興奮的 包括恐懼在內。
 翠娟:生命的事急不得 要細細體驗 慢慢磨。
 愛珍:若無閒事掛心頭 隨處都是好風景。
 雅珍: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亦如是。
 君健:一枝草 一點露。
 玉華:未來雖不確定 但只要勇敢探索 必定會發現不同風景。
 碧芬:風雲變色 無畏無懼。


三、主活動:
A. 整理與聯結

-----(讓新加入者更容易進入團體及主題,讓成員對已走過的路程做察覺及整理)
活動說明:
1.由於有若干伙伴上次活動並未參與,故由各組伙伴分別向新伙伴說明上次活動內容,並提供大家回顧的機會。
2.各組為上次與本次活動做一聯結,並討論什麼是一直不變、在重覆的,派代表說明討論結論,與全體分享。
3.大家分享的主要結論如下:
觀察對象:由人的外觀  內在(內心)  周遭環境  自然。
 凝聚範圍:由小(2~3人)而大(5~20)。
 活動方式:透過觀察與分享活動,拉近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距離。
 活動效果:增加對人、事、物的敏銳度。
 活動層面:由點、而線、而面。
 活動目的:透過聯想力,增加對環境的關懷。
 活動特色:只是分享,不做辯論。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B.遇見一位朋友(由經驗整理導入研習主題)
1.活動說明:以下各題,分別找一個人訪問,並記錄其姓名及答案。
「遇見一位朋友」活動單:
(1)自然荒野中,你最喜歡的環境是: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
答案:□山 □海 □河 □湖、沼澤 □岩壁 □沙灘 □草原 □森林 □洞穴
(2)引你加入關懷自然、荒野行列的關鍵人(事、書)是: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3)你一個人在自然荒野中最想做的事是: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4)在你服務的校園(公司)中,你最引以為傲的是: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5)在你服務的校園(公司)中,給你最多「能量」、「寧靜」的地方是: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6)你從自然、荒野得到最多的是什麼?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7)你覺得台灣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癥結是: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8)你覺得學校環境教育的最終目標是: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9)如果給你二天及40位即將踏入環境教育的教師,你將帶領他們做什麼?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10)在台灣的環境教育中,你覺得你可以提供的最大貢獻是: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11)在台灣的環境教育中,你覺得你自己最想要加強的部分是:
受訪者姓名:ˍˍˍˍˍˍˍ答案: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2.十分鐘後回座(不管完成任務與否,但第8、9、10、11題一定要做)。
3.各人提出所訪問之內容較為特殊者供大家分享,或覺得需要請受訪者補充說明者。主持人輪流指每一個人,問「誰訪問過他?舉手,他的名字是...?」
4.輪流唸8、9題答案。
5.以「遇見一位朋友」的問題單建立共識。
(1)以找一個「你最想和他談談剛才的問題與話題」對象的方式分成每二人一組,先分享為何選對方,及與他對話的感覺後,再小聲討論出二人對於上面第7.8.9.三題的共識。
(2)與旁邊一小組合併為四人小組,綜合前項三題的討論,並形成共識。
(3)再與鄰近之四人小組合併,重覆前項活動(此時全部成為二組),綜合看法,形成共識。
(4)全體分享共同討論的結果,重要共識如下:
環境教育的目標:尊重自然。
二天研習中,希望激起教師對環教的熱忱。
善用當地自然資源,透過活動產生對生命的感動、對自然的珍惜,並願於會後實際運用於教學。

活動內容分為三大部分:
*自然體驗:
從過去與現在對自然的經驗,與環境做一種聯結和整合,希望研習者能對環境注入更多情感,並在日後可延續此情感。

**環境教育知能的充實:
環教教師應有設計與帶領環教活動的能力。以啟發的、開放的導引,經由沈澱、整理的過程,成為愉悅分享的活動。

***自我覺察
環教老師能體察自己可以為環教做些什麼,並且尋找支援與資源以協助教學。

--對於「環教知能」的補充說明:
知  自然知識、環教知識;
能  觀察自然的技能、帶活動的技能


四、回顧與前瞻:
1.大家圍圈,閉眼,手牽手回想今日的活動內容,說一句感想,或從今晚帶回去什麼。
2.回家作業:可以有哪些過程和方法,以達到今日所預設的目標。
3.請明慧提供有關「個人生態足跡」的資料。

02-1.「水筆仔」行前訓練1~啟動與促發

「水筆仔」種子教師研習計劃的第一次行前訓練~啟動與促發
一、暖身:尋找一位朋友
(此活動適合在陌生團體中做為初次互動、認識及分組依據,並使群組迅速產生默契。也適合在熟悉的團體中,打散原有的次級團體,並讓團員間產生更多凝聚力。)
1.活動說明:各人先填寫下列表格,一一與伙伴比對,並記錄與你一樣的朋友的姓名。


2.主持人一一指每個成員,間「有與他一樣的請舉手」「他叫什麼名字」。


3.找到與你相同點最多的夥伴成為一組(可能為二或三人)。

4.告訴大家本組成員之相同點
「尋找一位朋友」活動單
分類依據 自己的答案 和你一樣的朋友的姓名
1.出生地
2.血型
3.星座
4.在家中的排行
5.最喜歡的顏色
6.最喜歡的水果
7.從哪裡開始刷牙
a.左上 b.左下 c.右上
d.右下 e.中上 f.中下
8.進食的第一口
a.飯 b.菜 c.湯 d.水果
e.混合吃
9.穿鞋的方式
甲.站 乙.蹲 丙.坐
左 b.右

二、輔助活動:觀察與欣賞的練習
(在進行主活動前,先以人的觀察與聯想做練習,並學習尊重、欣賞每個人的不同)
1.觀察朋友的活動
(1)延續上項活動之分組,互相觀察同組伙伴外觀上的相同點與相異點。
(2)告訴大家觀察的結果。
(3)最欣賞對方的什麼,小組分享後,再與大家分享。
(4)以一種動物、植物或是其他形容詞來形容你的伙伴。
(5)與大家分享你們的互動。

2.聯想的活動
(1)主持人伸出 手勢,請大家聯想,各自發表,並說明沒有標準答案。
(2)再加另一手做張合的動作,各自聯想、發表。

三、主活動:觀察環境的活動------觀察協會辦公室
(辦公室也可以是一個發現、探索的場地,此活動最終是要各人找到一個以後每次行前訓練、籌備中要不斷、逐漸深入觀察、對話的角落)
1.發尋寶圖,依序問:
「一共有幾站?」、「第3站在哪個方向?」、「對哪一站很好奇,想馬上去看看?」。
說明:
(1)以小組為單位,一起觀察地圖中所規定之地點及事項。(不必依序)
(2)在觀察的過程中,應互相討論自己的看法,但各自寫下答案(不一定與共識相同)。註:亦無所謂之標準答案。

2.觀察地點與事項

3.分享「觀察協會辦公室」的感想
(1)將原小組倆倆合併(每組約4~6人),分享三個你最想分享或問三個你最想知道別人怎麼想(寫)的問題,互相分享、討論,但每題都不談論對錯。
(2)除了圖上所指定的地點外,你還發現了什麼值得一探(看)的人、事、物?各自對全體談。
(3)下次你再進入協會,你最想去看看的地點是?各自對全體談。
(4)各人分別為這個活動命名,並寫在地圖中心的空白處。
(5)每組將各人所命名的名稱串聯成詩,並大聲說出,以供眾人分享。

四、整理與分享
1.今天做的活動與「水筆仔」種子教師研習有何聯想?分組討論後與大家分享,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組:
Δ藉由活動增進彼此的認識
Δ藉由遊戲了解彼此的相同和不同
Δ發現伙伴和自己有共同點時,可增加親切感
Δ過程中雙方的互動很強
Δ對人、環境有更多、更深的思考
Δ沒有標準答案,全以感官、自我探索為主

第二組:以四階段來分析──
(1)帶人進入自然,先做人的聯結、互動。(2)結伴探索~巨觀。
(3)深刻分享~微觀。(4)沈澱~寫詩。

第三組:辦公室也可以是探索的地點~研習內容、方式...亦有更多的可能性。

2.在研習之前,我們要做哪些準備?分組討論,再對全體分享。
(1)人──課程、行政的分工,對學員的了解,給學員的行前通知~互動的開始。
(2)課程──對課程的了解:流程、內容及研習後如何延續每月一次的聚會。
(3)場地──勘察、熟悉。

3.擬定「水筆仔」活動之進度
(1)工作分組──行政組與活動組
(2)行政組──組頭:阿孝;任務:篩選研習名單及分組、聯繫交通住宿伙食等行政事項、製作研習手冊...等有關活動的行政事項。
(3)活動組──組頭:老鷹;任務:研定研習內容、設計活動、帶領活動進行...等有關活動本身的事項。
(4)活動組暫定行前訓練時間──第一次:即是今天。第二次:7月4日1900,第三次:7月14日1900,場地勘察:7月21~22日(原則上21日下午出發),第四次:勘察後再訂。

4.回顧與前瞻
(1)回想今日的活動內容。為今晚的聚會說一句話、或想謝謝誰。
(2)下次主題:這樣一個研習活動,應帶領他們做什麼活動?